就医
文/王玉玲
秋季感冒,朋友断断续续吃点药,没当回事。
进入十月份,外出时,感冒又有些加重了。她没有重视,只是零零碎碎吃了些感冒药。
平时,上班感觉口渴,多喝水也不消渴,面色发赤,鼻子两翼发红,吃了些“皮肤病血毒丸”,没过几天,口鼻的三角区,长了许多疙瘩,不痛不痒。
在家人的督促下,看了中医,吃了三付药,效果甚微。
后来,到医院就诊,医生说是过敏,开了一大堆的药,什么百癣夏塌热胶囊、转移因子口服溶液……
朋友吃了,效果不大。又到另一所医院就诊,皮肤科大夫只是瞅了一眼便说是梅花疮。开了几管药膏,说是下次再开些护肤品。
感觉挺荒唐,朋友揣了药单,没买药而去。
听熟人介绍,看了中医,老大夫说是感冒引起的湿气,需活血化瘀,吃了几付中药,加之,面部喷了几次消炎的药剂,效果挺好。
哎,时间已经过去了40多天,药吃了六付了,还没完全好。停药,立马感觉痰多咳不出,烦躁口渴。
“这些医生是咋的了,一人一套说法,恐怕都是钱闹的来?”朋友自言自语地感慨。
诚 信
文/王玉玲
“师傅,修个鞋。”
“请坐。”三十出头的男师傅说。
“哎,你这双鞋别修了,即使修,也穿不过半个月。”
“奥,不过从表面看,这双鞋还好着哩。”一顾客插话。
“你看鞋的根部,已破烂得很厉害,修也是白花钱,还不如再穿个十天半个月,丢掉。”修鞋师傅耐心地开导。
“哎,师傅,看看这双鞋,买下好几年了,昨天翻出来穿上,咋成这样了?”来修鞋的女士问。
“奥,鞋放得时间长了,即使不穿,寿命也到了,不需要再花冤枉钱了。”师傅温和地答到。
“嗯,谢谢师傅。”女顾客举了举拇指,有些激动地离去。